丙型肝炎,病毒,患者,肝硬化,基因型

提問: 丙肝是怎么回事啊? 問題補充: 聽過很多關于丙肝治療,預防方面的知識了,但是對于丙肝真正的原理還不是特別了解。請問丙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医师解答: 丙型肝炎自然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豪教授:根據1992年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在自然人群中丙肝病毒抗體的陽性率為3.2%。我國丙型肝炎患者感染多數發生于1990年前后,大多源于輸血或血液制品感染。在我國嚴格規范義務獻血后,因輸血或血制品而感染HCV的病例大幅度減少。同其他病毒性肝炎一樣,HCV感染后多數患者表現為亞臨床感染,無明顯臨床癥狀。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比例高達70%~90%,包括兒童和成人,一旦感染,極易轉為慢性。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常無臨床癥狀,肝功能正常或輕度異常,不易被發現。只有少數病人表現為活動性肝炎,有臨床癥狀和反復肝功能異常。丙型肝炎的進展速度和感染時的年齡相關,嬰幼兒或兒童時期的HCV感染,疾病進展較慢,而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后病情發展快。一般認為從感染HCV到發展為肝硬化約需10~30年,但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老年人也可在2~3年內發展為肝硬化。根據WHO的數據,丙型肝炎患者中的5%~20%可發展為肝硬化,1%~5%發展為肝細胞癌,5%死于長期感染導致的肝硬化或肝癌。在西方國家,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是肝移植的主要病因,而且肝移植后丙型肝炎的復發率非常高。HCV的結構及病毒復制 HCV為有包膜呈球形的RNA病毒,如圖2所示,病毒核心為RNA鏈,由核衣殼包被。圍繞衣殼的是糖蛋白囊膜,表面蛋白嵌插其中。 HCV的復制方式是以正鏈RNA基因組作為病毒復制的模板,復制為負鏈RNA,再轉錄成多個正鏈RNA。免疫組織化學和原位雜交證實HCV主要存在于肝細胞胞質內,肝細胞是HCV復制的主要場所。HCV也可在外周單核細胞內復制。HCV肝外復制場所作為HCV的儲藏地,可能是干擾素治療后復發、肝移植后再感染和輸入含有HCV抗體和HCV RNA陰性血液仍可以感染HCV的原因之一。 丙型肝炎的病理學表現 丙型肝炎的病理學表現與甲型、乙型及丁型肝炎相似,主要是肝細胞壞死和淋巴細胞浸潤,一般稱為壞死性炎癥。多項關于慢性丙型肝炎的肝臟組織病理學表現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但較為一致的是研究者都認為,HCV感染者的肝臟匯管區淋巴樣細胞聚集、膽管損傷和脂肪變檢出率均明顯高于HBV感染。 表1 3種肝炎的組織病理學對比 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變 31%~72% 22%~51% 16%~19%淋巴樣細胞聚集 45%~78% 18%~52% 10%~42%膽管損傷 22%~55% 10%~55% 10%~60% 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現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魏來教授:關于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現的研究已有較長歷史,但是由于我國研究還較少,有必要和臨床醫師,特別是非感染科和非肝病科醫師一起復習相關研究,以提高對慢性丙型肝炎的整體認識,當面對具有一些肝外表現的患者,臨床醫師應該想到檢測HCV感染標志物。 由于研究人群和隊列的選擇不同,以及分析方式存在差異,對于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現研究的結論不完全一致。既往認為,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現涉及皮膚,腎臟,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風濕性疾病。 近年來,基于住院和門診的大樣本病例對照研究顯示,與HCV感染相關程度不同的疾病見表2。在發生肝外表現的患者中,年齡、女性和肝臟纖維化是重要的相關因素。表2 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現相關程度 疾病密切相關的疾病 遲發性皮膚卟啉病 扁平苔蘚 白癜風 特發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癥 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可能有關的疾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糖尿病 低度惡性B細胞淋巴瘤 Mooren角膜潰瘍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 干燥綜合征 特發性肺纖維化 關節痛 肌痛HCV基因型及疫苗 北京地壇醫院徐道振教授:根據來自世界各地的HCV分離株的部分或全序列分析,目前至少有6種不同的主要基因型,按照發現次序的先后,用阿拉伯數字1、2、3……表示,各基因型中分別又有幾個亞型,用英文字母a、b、c……以下角方式表示。 目前,對HCV基因型的流行病學意義、HCV基因型與疾病發展的關系、不同基因型對藥物治療的反應性等不甚清楚,對HCV基因型的研究一直為各國學者的研究熱點。目前認為,HCV 1型和4型的復制水平、致病性可能較強,且對干擾素治療的應答較2型和3型差。在我國,大多數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多為HCV 1b型感染,該型病毒對干擾素有一定耐藥性,因而治療較為困難。 一直以來,丙肝疫苗的研發工作面臨巨大挑戰,主要因為 同病毒株和基因型病毒不斷發生多基因變異,尤其是在同一患者體內存在顯著抗原變異的病毒準種,同時自然感染后的保護性免疫應答缺失。目前仍無預防HCV感染的疫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gmm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