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文化,真理,概念,年代

提問: 后現代主義具體指什么? 問題補充: 医师解答: 后現代主義是一場發生于歐美60年代,并于70與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藝術、社會文化與哲學思潮。其要旨在于放棄現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規范內容。在后現代主義藝術中,這種放棄表現在拒絕現代主義藝術作為一個分化了文化領域的自主價值,并且拒絕現代主義的形式限定原則與黨派原則。其本質是一種知性上的反理性主義、道德上的犬儒主義和感性上的快樂主義。 后現代主義是一個處于不斷變動的難以把握的概念,滲透到當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如自然科學、文學、建筑、藝術、社會學、哲學、教育科學等廣泛的領域。后現代主義不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一種“狀態”。 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現代主義,因為后現代主義必定是“后于”現代的。那么什么是現代主義呢?所謂現代主義,就是最好的方法、最佳途徑。 現代性的規定特性是: (1)對科學和技術的壓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術的正面效果; (3)認為發展是必然的,是現代思維所希望的。 后現代主義則是對現代主義的懷疑,最極端的情況是整個地排斥現代性觀點。如果現代主義是尋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現代主義就是對這些永恒真理的懷疑;如果現代主義是尋求知識的明確表征,那么后現代主義認為“知識的狀態隨著社會進入后工業時代以及文化進入后現代時代而改變著”。 這樣,后現代主義的規定特性就是對現代主義規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 (1)信仰多元化; (2)全方位地審視技術所帶來的結果; (3)審視發展是否總是必然的,“技術發展”可能根本就不是發展。 簡單的說:后現代主義不會把事情看的很簡單,它認為簡單的技術進步很有可能帶來長遠的惡性影響,就好像很多美國大片里面講述的,類似人類制造了無比先進的機器人,最后機器人卻要毀滅人類,等等。 后現代主義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 后現代主義不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一種“狀態”。 后現代主義狀態滲透到當代社會的所有方面。 聯系到信息技術時代的知識狀況,后現代主義是以存在論代替現代主義的認識論,用模擬取代現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gmm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