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印堂,神志,健忘,病人

提問: 腦震蕩 問題補充: 腦震蕩的具體癥狀有哪些,是有哪些因素造成的。怎樣治療有很好的效果,會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嗎?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出現這樣的事情。 医师解答: 概述:腦震蕩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后,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發生機理至今仍有許多爭論。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近事遺忘以及頭痛、惡心和嘔吐等癥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后大多可以治愈。其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合并存在,應注意及時作出鑒別診斷。癥狀表現:1.意識障礙:程度較輕而時間短暫,可以短至數秒鐘或數分鐘,但不超過半小時。2.近事遺忘:清醒后對受傷當時情況及受傷經過不能回憶,但對受傷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憶。3.其他癥狀:常有頭痛、頭暈、惡心、厭食、嘔吐、耳鳴、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鈍等癥狀。4.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診斷依據:1.頭傷后立即發生短暫性昏迷,時間在30分鐘內,清醒后常有近事遺忘、頭痛、頭暈、惡心、厭食、嘔吐、耳鳴、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血壓,呼吸和脈搏基本正常。2.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腰椎穿檢查腦脊液壓力和成分正常。治療:治療原則 1.腦震蕩病人傷后應短期留院觀察2—3天,定時觀察意識、瞳孔和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并發的顱內血腫。2.適當臥床休息,減少腦力和體力勞動。3.對癥支持治療。4.精神鼓勵,消除顧慮。用藥原則 1.頭痛和失眠者可分別給予鎮痛劑和安眠劑處理。2.傷后早期嘔吐明顯而影響進食,靜脈補充液體。預防常識:腦震蕩可根據傷后的癥狀和體征而診斷,由于腦損傷較輕,治療上主要是對癥處理,例如頭痛者給予鎮痛劑,嘔吐明顯而不能進食者給予輸液,而且傷后早期宜安靜休息,少思考問題和閱讀報章,并注意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經治療數日或數周后,本病大多能治愈。由于本病可與顱內血腫合并存在,傷后最好留院觀察和治療一段時間,一旦發現顱內血腫即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回家的病人,親人親友應在1—2天內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態,注意頭痛、嘔吐和躁動不安等癥狀,如病情惡化應立即到醫院進行CT檢查,從而明確診斷。 由于頭部外傷腦組織受到損害,最初出現意識喪失,恢復后多有健忘、逆行性健忘、科爾撒科夫綜合征、神經衰弱狀態、性格變化等癥狀。對這種非肉眼所能見的腦組織變化稱為腦震蕩。部分腦組織受破壞者稱為腦挫傷。腦震蕩可能是腦組織全部功能障礙所致的特有癥狀。發病機理可以考慮是由于腦的血液循環障礙、蛛網膜下腔腦脊液循環和延髓的障礙。 常見的癥狀是頭部受傷后,即刻發生一時性的神志恍惚或意識喪失,時間持續數秒至二、三十分鐘不等,清醒后恢復正常,但對受傷時的情況及經過記憶不清。此外,還出現頭痛、頭暈及惡心、嘔吐等。腦震蕩是最輕的顱腦損傷,一般經臥床休息和對癥治療多可自愈。但在診療過程中,要注意是否合并較嚴重的腦挫裂傷和顱骨血腫等。因此,應密切觀察病情,特別要注意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必要時應作進一步檢查,如腰脊穿刺、顱骨X光片、超聲及CT等,以便即時作出診斷和相應治療。急性腦震蕩引起的頭痛如何用中醫治療?   急性腦震蕩引起的頭痛有明確的腦外傷史,傷后又有程度不一的昏迷或一時性神志不清,持續數秒或數分鐘,很少超過30分鐘。清醒后頭痛劇烈,性質多為脹痛、鈍痛,常伴眩暈、耳鳴、怕光、嘔吐等癥狀,而且頭痛在傷后數日內明顯,1~2周內逐漸好轉。有近事忘記的現象,即對受傷的當時情況及受傷后的事情不能記憶,但對往事回憶卻十分清楚。   中醫辨證論治,腦震蕩傷后昏迷不醒者,使用開竅法,及時灌服蘇合香丸;兼有頭暈、惡心、嘔吐者,使用降濁法,方用柴胡細辛湯,即柴胡10克,細辛6克,薄荷6克,歸尾15克,蟲4.5克,丹參30克,制半夏10克,川芎10克,澤蘭葉10克,黃連6克。頭痛頭暈、抽搐為主者,治以熄風法,方用天麻決明湯,即天麻10克,石決明15克,鉤藤12克,桑寄生15克,白僵蠶12克,焦山梔10克,干生地15克,川牛膝6克,牡蠣30克,生甘草6克。如頭痛劇烈,加蔓荊子10克,白芷6克,藁本10克;頭暈明顯,加山羊角片12克,生白芍10克;夜寐不安,加酸棗仁10克,夜交藤12克,合歡花10克;煩躁不寧,加北秫米15克,磁石20 克;伴有惡心,加姜半夏10克,姜汁黃連15克,淡竹葉10克。   針灸對昏迷者可取人中、十宣、涌泉強刺激,間歇運針,留針30~60分鐘。頭痛劇烈者,穴取百會、合谷、印堂、足三里、三陰交,強刺激后可留針15~30分鐘,待頭痛稍減時,再次捻轉刺激。      腦震蕩后遺癥中醫如何治療?   腦震蕩后遺癥患者大都出現以頭痛為突出的癥狀,疼痛性質為脹痛、鈍痛、緊縮痛或搏動樣痛,頭痛可因用腦、閱讀、震動、特殊氣味、污濁空氣、人多嘈雜、精神因素而加重,另常伴有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激動、對外界反應遲鈍,以及頭昏、眩暈、多汗、無力、心慌、氣急、惡心等。   中醫認為本病為腦絡損傷,臨床辨證者先應抓住一個“瘀”字。其中瘀阻腦絡者頭痛有定處,痛如錐刺,痛無休止,頭昏頭脹,時輕時重,重者昏迷目閉,不省人事;舌質紫暗或舌邊有瘀點,脈澀不利。治以活血祛瘀,方用“通腦瘀湯”化裁。蘇木15克,劉寄奴10克,菖蒲10克,郗薟草15克,雞血藤30克,澤蘭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   髓海空虛者頭痛且暈,健忘,目光呆滯,反應遲鈍,久則骨骼痿弱,偏廢失用。治以填精榮腦,方用大補元煎加減。其中紫河車10克,龍眼肉15克,桑椹30克,熟地黃18克,太子參 15克,丹參15克,赤白芍各9克,郁金12克,菖蒲9克,遠志9克,茯苓9克,生蒲黃12克。   痰濁蒙竅者神志呆滯,失語,癲癇,嘔不欲食;舌苔厚膩,脈象弦滑。治擬化痰開竅,溫化寒痰用二陳湯;清化熱痰用貝母、竹茹、竹瀝、白礬;重鎮祛瘀用礞石、鐵落、朱砂、磁石;化痰開竅用石菖蒲、遠志、白礬;熄風化痰用天麻、膽南星、天竺黃、羚羊角等。   陽亢風動者口眼歪斜、肢體震顫、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面紅目赤。治以平肝潛陽,熄風通絡,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其中天麻12克,鉤藤30克,石決明15克,珍珠母30克,白僵蠶6克,懷牛膝20克,玄參12克,菊花30克。   氣血虧虛者頭暈肢麻,重者痿廢不用,面色無華,失眠多夢,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脈沉細。治以補氣養血,安神定志,方用歸脾湯加減,其中黨參15克,白術15克,黃芪10克,當歸10克,茯神15克,遠志15克,龍眼肉10克,阿膠12克,蓮子15克,杏仁15克,炙甘草 6克。   針灸:穴取太陽、外關配風池、四瀆,印堂、合谷配上星、列缺,啞門、后溪配昆侖、曲池,涌泉、啞門配足三里、合谷,呃逆不止,加中脘,失眠嚴重,加神門、三陰交。補瀉兼施,每日1次。   推拿:患者取坐勢,醫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住前額,另一手用拿法自前發際至枕后往返3~5次。隨后拿風池、腦空,按前用兩手拇指羅紋交替抹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7~10次。醫者站于患者前,兩手拇指分別抹印堂,按晴明,抹迎香、承漿;接著再用拇指偏峰推角孫穴,交替進行,自耳前向耳后直推15次左右;再用雙手掌進行,自耳前向耳后直推15次左右;再用雙手掌根對按枕后,用掌根拍擊法,拍擊囟門3次,隨后可配合濕熱敷頭頂,結束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gmm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